好看小说网
繁体版

第224章 良田千亩(1/2)

种子这东西,可是关乎着国民吃饭的问题。

而吃饭的问题,是最重要,也是最大的问题。

但是在普通人眼里,很容易就将其给忽略了。

但是作为村长,作为领袖,叶修必须要将种子的重要性给提起来。

在种花家的六十年代,玉米的亩产量,还不足现在的五分之一。

后来之所以玉米产量年年攀升,这一方面是农耕技术和化肥技术的应用。

但是最重要的,绝对是优良种子的普及。

叶修他们按照方便和不容易被村民破坏的原则,选择了一百块各十亩的农田,也就是一千亩的区域,当做试验田。

当然,区域中有的被选中的试验田的地方,还没开发呢。

叶修打算,在这一千亩实验田里,都种上被优化过的种子。

剩下的种子,也会分散种开来。

这是个精细活,但总的方向已经定下来了,也就没叶修什么事儿了。

细节的问题,自然由诸葛瑾等人去确定。

叶修简单地安排了一番后,带着人,继续往昨天未探索过的区域去探索。

诸葛亮开着多功能机械车,在广袤的大地上,四处开垦。

数百村民,跟在诸葛亮后面,整理木头。

这些木头,将会被运到空闲的地方。

按照叶修的要求,农田的边上,不会留有村道,而仅仅只留出水道。

叶修要做的,是大农场的模式。

这片土地很平,土地很肥沃,不正是平原农场的最好地方吗?

前世的种花家,能种田的大平原,本就不多,还被城市和村落占据了相当大的一部分。

导致在世界局势动荡之际,连人行道上,广场上,都填上了土,种上了田。

当然,这只是魔幻现实主义。

由于种花家的地形复杂,大农场模式,在大部分种田的地方,都展不开。

比如说西南、西北的山区,华中、华南的丘陵地区等。

其耕种条件,极其的简陋。

别说大机器上不去,连人都不好上去。

农田就在山上,甚至是悬崖上。

最典型的就是梯田,这还算好的了。

数千年来,只有牛、驴、螺、马等家畜,能帮着种花家的农人减轻负担。

种花家的农民,种田实在是太难了,吃口饭也实在是太难了。

在大山极多的西北地区,种地之前,背着农具,先爬上两个多小时的大山,方才能到自家的地界。

然后种花家的农人,面朝黄土背朝天,劳作一天,折腾的没力气了,才摸着黑再回家。

出门的时候,凌晨三四点,回家的时候,晚上七八点。

这种日子,就是那片土地上种花家的人,一代又一代农人的真实写照。

每一粒粮食,都是血与汗浸泡长成的。

珍惜粮食,是刻在种花家人的骨子里的。

消化用的肠道比其他人种长二十公分,能吸收更多的营养,也与长期吃不饱饭有关系。

毕竟,如果不用担心饿肚子的问题的话,种花家的人,也不会有这种身体结构了。

所幸,叶修的初始地,背靠大山,山下就是一望无际的大平原。

而且以不到十五公里,就有两条河水的地形看,这片区域,不会缺水。

这不正是大农田最好的选择地区吗?

这是天赐的地方-->>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