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29章 大南湖开发工程(1/2)
王三是先一步回来的,队伍中的其他人,还在艰难跋涉呢。
按照地图看,可能距离回来,还有四十公里的路程。
其实和王三一同回来的,一共有五个人,但这五个人遇到南下开荒的队伍后,其他四人实在走不动了。
唯一还能有点余力的王三,借了一头毛驴,就先跑回来报信。
叶修要亲自去迎接这些功臣!
他们是华夏领地的骄傲!
.....
一场别开生面的小型迎接大会,算是为王三他们的成绩,做出了极大的肯定。
在附近的所有管理层,村民,都放下手头的活计,来欢迎他们的归来。
叶修不是好大喜功的人,故而夹道欢迎真的只是欢迎。
但是后续的待遇和招待,绝对是最好的。
准备最高规格的饭菜、准备新衣裳、洗澡等,都伺候的无微不至。
这些人都累着了,在洗完澡,吃完饭后,就被带去高标准的屋子中休息去了。
蚕丝被、熏香、柔软的虎皮毯子,窗边就放着温开水,随手就是各类可口的瓜果。
安顿好他们的休息后,叶修连夜召来一批文员,将贴身放好的十几张纸张铺开置于桌上。
抄,连夜抄!
第二天一大早,叶修就招来张二娃,又招来一批博物馆建筑工人,在祭坛所在的屋子一侧,划分了一片空地,准备建造一所类似博物馆的建筑物。
第一批试着烧制的玻璃,已然出炉,而且其中一批已经送到了大村中。
正好,再来一批玻璃,调配一批新鲜出炉的水泥,细钢筋,修建现代风格的博物馆的原料,就已经凑齐了。
这些纸张,王三他们身上的衣物,将会是博物馆第一批藏品。
这是村民们奋斗的实证,必须要保存和记录下来,不仅如此,还要宣传开来。
不仅仅是成人要看,不仅仅是扫盲班看,连各学堂的小学生,也要来博物馆参观,了解他们父辈,他们祖先的英勇事迹。
这是必须的一步。
华夏领地的人,不仅仅肚子要吃饱,精神也要吃饱。
下午的时候,王三他们陆陆续续醒来,一个个气色好了许多。
叶修和闻讯而来的诸葛亮等人,带着他们一起吃了一顿饭,好一番表扬询问。
诸葛亮、诸葛瑾、房玄龄,包括其他各部门的主要负责人,高层管理者,全部参加了这个饭局。
饭局结束后的当天下午,叶修他们一众管理层,加上探险队伍中的主要主事儿人、王怀民等专家,开始商量起有关开发利用黑皮橡胶树、大南湖的开发事宜。
是的,南部的大湖,被命名为大南湖。
其他山脉、支流等,也有了各自的名字,并在地图上记录了下来。
会议对于大南湖的开发,主要有两个意见。
第一个是暂且搁置,理由很充分。
现阶段领地中的摊子铺的太大了,先解决晨曦工程,再谈开发利用大南湖和黑皮橡胶树的事情。
这个意见是以诸葛亮一众古代管理层为首的官员提出来的。
第二个意见,是在探索大队的基础上,选派专家和工人,立即对大南湖和黑皮橡胶树林开发利用。
这个意见的主要发起者,自然是以王康、王怀民、王谨言等为首的现代官员。
他们的理由,更加的充分!
橡胶,对于现阶段领地的发展,实在是太重要了。
<--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