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79章 官员考核机制——超级大班级(2/3)
这样做的好处,是可以防止官员因为贫困,做出贪污腐败的事情。
但坏处也很明显,官员会逐渐养成不接地气,何不食肉糜的行为。
官员会和普通人形成割裂。
脱离群众,是官员最不该,也最不能犯的错。
穿越前的蓝星,前车之鉴在前,叶修要有效防止这种问题发生。
人人都说朱重八的反贪举措,太过残暴,搞得民不聊生,搞得怨声载道。
这千年来,在民间留下无数骂名。
但是,骂朱重八的人忘了,在那个时代能骂朱重八残暴的,是能写书的书生,是权贵阶层。
他们现在能看得到的观点,都是权贵阶层,是书生留下来的观点,而不是普罗大众。
对于权贵阶层来说,朱重八确实残暴。
因为朱重八不讲武德,不将一直流传下来的官场潜规则——不杀士大夫阶层的规则,当做本朝的规则。
朱重八确实是个不讲武德的人。
他动辄杀贪官,人皮做椅,剥皮实草,对贪官的容忍度是零。
但是,普罗大众该骂他残暴,搞得民不聊生吗?
不能,反而该歌颂,该提倡,教员不就是这样做的吗?
朱重八的行为只能称之为官不聊生。
贪官动辄被杀,该是老百姓交口称赞的事情,怎么能平白背这等骂名呢?
骂朱重八残暴的,该是那些权贵,那些官员,因为朱重八真的会砍了他们的脑袋。
普通人骂,是万万不该的。
叶修要的,就是让官员内卷,让他们做到真心为普通人做事,真的做到衣食父母的责任。
故而,在这个选拔制度进行一周,初见好处之后,叶修以自身威望,将其制定成华夏领地的基本国策。
并且言明,若是以后胆敢有管理层建议,甚至推动取消这个政策的,一律杀无赦。
考核镇子的规模,只会扩大,数量,只会增多,而不会减少。
因为考核的内容,是与时俱进的,而不会落伍的。
整个华夏领地,在经过四个月的蛰伏之后,等待爆发。
大夏所属的其他正式领主的领地,也在快速发展当中。
有的正式领主的领地,和叶修这里的差不多,冬天都不能耕种,天寒地冻的。
但有的就很幸运了,比如杨子昂和王刚等几个人。
他们所处的地域,冬天仿佛不存在一样,温度虽然低了不少,但依旧能耕种。
趁着这点时间,他们快速和叶修做交易,加上之前交易得来的物资,他们的领地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。
尤其是之前过得最凄惨的杨子昂,他的大夏一号领地,本来有五万人的,其中四万多的是以游牧部落形式而生存的人口。
甚至在叶修还没发迹之时,这些部落一度有脱离他掌控,自立门户的意思。
但随着和叶修交易的开始,杨子昂得到了大批的援助,尤其是农作物种子和铁质农具。
这两种物资,奠定了他的地位不动摇,再加上他能召唤人口,杨子昂的权利,基本上在逐渐收紧当中。
在不断的交易过程中,杨子昂也顺利树立起了自己的威信,他现在的领地领民,也是高度团结。
人口数量虽然仅仅才增加到十万,但最关键的是,这十万人口,都转化成了农业人口。
杨子昂的大夏一号领地,成了继叶修的--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