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43章 详细而周密的计划(2/2)
但是,被叶修为首的部分人员否定了。
这个流程,必不可少。
不是叶修不信任洞察之眼,也不是他没事找事儿,更不是领地中人才太多,叶修想让他们无效工作。
而是另有深意。
之所以弄得如此繁杂,是因为洞察之眼只有一个,叶修也只有一个。
身为华夏领地的领袖,他的时间和别人是一样的,既没有三头六臂,更没有无限精力,他不是工作狂。
华夏领地的发展,需要的是每个社会功能的正常运转。
每个人都需要在其中找到自己的位置。
若是一个社会长期的发展,靠的仅仅只是某个特定的人,或者物,那这个社会是不正常的。
一旦叶修因为某些事情被耽搁,没有时间直接给出正确的答案,那研究就要停止吗?
这是不可能的。
领地内必须培养出一个正常社会中必须具备的东西,对新事物作用和功效研究的流程,最为关键。
洞察之眼是把双刃剑,叶修一直都是这样认为的。
可以适度依赖之,不能全靠之。
和参谋部的会议很快就结束了,按照之前规划好的,进一步收缩激进的任务计划,毕竟在之前的过程中,已经产生了伤亡。
烈火鹰的发现和猜测六百公斤的犬类掠食生物的发现,让叶修一众人的神经紧绷,他们不想再出现伤亡了。
故而,现阶段的任务计划是,在天坑内部简易防护基地的基础上, 将基地扩建,保证基地中日常有三万大军正常运行的状态。
只要这个基地建成,那更深一层次的计划也就可以同步开展了。
那就是以基地为圆心,捕捉或者说获取天坑内部的生物,并进行全方位的研究。
一种生物资源的发现,可能会形成一个产业,而一个大规模生物集群的发现,必然会对现有的社会格局产生重大的影响。
更何况是自发现之初就表现不凡的天坑生物呢?
不论是这里的动物资源,还是植物资源,都能对当前的华夏领地产生无与伦比的影响。
红雾有隔绝声音和光线的功能,所以哪怕崖壁深只有三百余米,但谷内声音还是很难传递到上方来。
第二批队员下去后,第三批的建设队也在快速而有序地往天坑内部转移。
他们在先锋队和专职军队的保护下,带着数量众多,种类繁杂的各类仪器物资,建设永久基地的任务和研究,会同步展开。
当然,现阶段的研究只是以小规模的研究为主,要想大规模的研究,永久基地的主体功能区,必须彻底建设完成。
针对红雾的特性,永久基地中的驻守人员,将会每月一换,这十万大军基本上都会在这里轮流驻守一次。
后续的人员流动,还没有安排出来。
因为现阶段,叶修他们对天坑了解的还不够深入。
信息永远是制定计划的基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