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67章 皇权不下乡(2/2)
那用来锻炼培养管理层的试验小城中的那些预备管理层,也做好了准备。
他们将会带着新人,去分配好的地区开田种地。
现在领地的机械化程度虽然不高,但是,由于没有外敌威胁的缘故,农业机械在机械总量中,占据了六成之多。
这些机械新人用不了,但是那些培训完成的新时代农民,可以用。
按照领地内试验出的结果,一个五百人的新人队伍,配备一个小村长,配备一个五人队伍的新时代农民,以及各类中型农业机械。
如此配置,刚好能满足农业耕种的要求。
分配的小村长和五个新时代农民,将会带领这些新人他们的村落中搞生产,搞培训。
扫盲班也是长期存在的,一个村除了这六人可以兼职之外,还会有十人队的扫盲班专职扫盲。
至于医生,仅仅配备了一个。
因为医生太短缺了,医术高明的医生更是如此。
这是这个高技术行业的特殊性,无法量产,无法快速出师。
哪怕是配备将就用的赤脚医生,有的小村子还不能分配到位。
幸好,领地内的交通发达,在小村落聚集的区域,择地修建一座中型医院,倒也勉强能满足要求。
而伴随着大量新人口的到来,一个新的问题,出现在叶修他们的面前。
那就是保持东阳城和领地各地区的联络。
信息传递有多么重要,毋庸置疑,小学生都能说出个一二三来。
哪怕是在生产力低下的封建王朝,也有邮政系统,也有八百里加急来保证信息的传递。
现代就不用说了,人手一个手机,一个手机就是一个信息传递点。
一个真正有蓬勃力的人类社会,一个真正深入底层的政权,其权利触手,一定要接到最基层。
叶修只有一个要求,建立通讯,具体到村一级。
等以后条件到了,再普及手机,或者类似手机的通讯工具。
这个决定,获得了全体管理层和基层的支持。
消息的闭塞,会衍生出非常多的问题。
或者说,任何一个封建王朝的覆灭,很大一个原因是因为消息闭塞的缘故。
现代人可能很难想象古代人的消息闭塞程度,在封建王朝,有皇权不下乡之说。
京城的消息大多数时候,都无法传到最底层人民耳中。
在近代,抗日战争时期,有偏远山村之人,竟然会问我军战士,“今是宣统几年?”。
大清早亡了,他们也是不知道。
一般人想都想不到,还能有这样的事情。
封建王朝的世家、党争、军事割据、贪污横行,说到底很大一部分原因,是因为消息闭塞的缘故。
上层的命令到不了最基层,还不是由着那些小吏,世家官员乱说?
陈胜吴广起义,挟裹众人的借口,是逾期问斩,流放,但真正的秦朝律法规定,他们只需要罚钱就可以了。
一个罚钱,一个砍头,相差几何?
天差地别。
若是那帮农民知道真正的刑罚,会跟着这两人起义吗?
那是不可能的。
基层的需求到不了高层,皇帝永远不清楚下面的百姓生活的真面目,他知道的,只是乱臣贼子们想让他知道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