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76章 远超大夏的机制(2/2)
就连侯三部长那年龄的人,这两年竟然也老树开花,生了两个大胖闺女了。
多赚钱,总是没错的。
年关靠近,领地中各村镇也热闹了起来。
日子越加红火,未来越加有奔头,百姓的精神面貌很足,故而大街小巷上,总能看到人群有序聚集,呼喊连天。
原来是有些手艺人耐不住寂寞,向本地区领导请示后,制作了擅长的东西,比如击鼓、铁树、舞龙,或者唱戏,皮影等,然后在外面的空地上,表演了起来。
当然,是正经手艺人。
后来看得人多了,也就收起了小钱钱,当然,不给钱也是可以的。
但是,年关将近,连小屁孩儿都能掏出钱来,看热闹的大人也高兴,偶尔往铁盆里扔上一两张,图个乐呵。
当然,人群聚集的危害性一个正常的成年人都懂,领地中的维稳队伍,直接上街对聚集过多的人群进行疏导,劝离,倒也没出什么乱子。
市场上的物资供应也很充足,计划经济模式般的供应链,加上按件给工作人员发放工资的模式,让整个物流,也快速活动了起来。
当然,现在领地里最忙的是那些“临时记者”们。
为什么是临时记者呢?
因为现在充当记者的,好多都是领地的一把手,他们手里拿着照相机,看到有趣的,都会上前去询问。
也有的拿着摄影机,拍摄自己感兴趣的东西。
这可是领地中上层布置的政治任务,让他们也去过过节日,看看自己管辖区域的人民生活。
这些仪器是上次大迁移时期运送过来的,数量虽然不太多,做不到人手一个,但是给每个村镇配发一个,还是能做到的。
杨海红等从大夏远来的官员,也已经彻底融入了整个领地,他们喜欢领地内的生活。
虽然暂时不能出现在镜头当中,但是领地也没有将他们当做外人,反而在这几个月中,常有照顾。
一家人聚在一起,和新交的朋友们,走在街道上,也参与进去了这热闹的场景。
“这是一个生机勃勃的社会!”
杨海红发出了如下的感慨。
将近四个月的领地生活,让杨海红彻底爱上了这里,实话实说,领主大人一手塑造出来的领地,超出了大夏所有人的想象。
这个社会中的制度、机制,机构职能,远远超过大夏。
虽然领地中的生产力距离大夏还有非常大的差距,但就单凭管理能力来说,领地确实遥遥领先。
他现在甚至迫不及待地想要将自己近期见到的一切,都直播给观众们,让大夏普通民众,也知道,大夏族裔在另一片土地上,过上了他们梦想中一直追求的生活。
杨海红知道的秘密虽然多,但是还不足以知道大迁移功能的存在,对其周期性更是一无所知。
但是他也能猜到,叶修能将他们二百人转移到这里,那一定能将剩下的大夏人也转移到这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