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 开篇(2/3)
萧绎即帝位之后,派兵往益州消灭擅自称帝的弟弟、武陵王萧纪,同时也请求西魏出兵。此举给了西魏可趁之机,益州因此沦落敌手。554年,萧绎给西魏宇文泰写信,要求按照旧图重新划定疆界,言辞又极为傲慢。宇文泰大为不满,命令常山公于谨、大将军杨忠等率军五万进攻江陵。萧绎战败投降,不久为萧詧以土袋闷死,江陵“阖城老幼被虏入关”,后葬于颍陵。
作为皇帝的他,登基时间前后不超过三年,比起将好好一个强盛的国家活活折腾到灭亡的隋炀帝,似乎不必对亡国负有全责。但由于其所犯下的错误,不是亡国之君也变成了亡国之君。他在平定侯景之乱中虽显示了一定的政治手腕和军事能力,但很快又与强大的邻国西魏发生不快,在处理外交关系时犯下极端愚蠢的错误,让对手找到借口出兵。在抵抗过程中,敌人大兵压境,数万军队正团团围困住城池之际,萧绎为了显示其文人本色,卖弄儒雅,不忙于组织抵抗,居然还有闲情与臣下一起讲解《老子》。这种伪装的镇定很快被残酷的战争彻底击得粉碎。不久之后,南梁帝国的国都告破,萧绎身死国灭,江陵数十万百姓或成萧绎的陪葬品,或被掠入关中从此一生为奴,曾经繁盛一时的萧梁王朝也被南朝最后一个朝代陈所取代。
而同时这宇文护的重臣于谨,性情沉稳,胆识过人。年轻从军,参与**破六韩拔陵起义。北魏正光四年(523年),从广阳王元深北伐,引为长流参军,大破斛律野谷禄。通晓铁勒语言,单骑招降西部铁勒部酋也列河等三万余户。在析郭岭以也列河为饵,大破破六韩拔陵,击败柔然,平定鲜于修礼、葛荣、邢杲、万俟丑奴起义。太昌元年(532年),从尔朱天光大战高欢于韩陵,兵败西投宇文泰,授阁内大都督,屡立军功。西魏大统三年(537年),参与沙苑之战,封常山郡公,拜丞相长史、大行台尚书、太子太保。领军灭亡南梁,攻克江陵,杀死梁元帝,扶植萧詧为西梁皇帝,封新野郡公。
北周孝闵帝元年(557年),宇文护拥立宇文觉为帝,建立北周,史称孝闵帝,于谨被进封为燕国公,食邑一万户。升任太傅、大宗伯,和李弼、侯莫陈崇等人参议朝政。到贺兰祥讨伐吐谷浑时,于谨遥领军队,教授策略。
历来关陇多豪杰,隋唐豪强据关岳。龙腾**终歇处,秦皇汉武名扬烈。
崤山函谷常遗梦,锻造帝国千载月。马蹄纷纷踏河梁,却是长安武功绝。
宇文护正是仗着这权势如天,崤山函谷地形绝佳,得以进退有据,始成大事,不可一世。
北周初年,天下群雄逐鹿,北周宇文护独揽大权,与东面的北齐势如水火。
最初北魏分裂为东魏西魏互相攻伐,宇文泰占据长安关中即崤山函谷关以西,而北齐占据洛阳以东,山西大部,河南江苏等富庶之地,最开始北齐曾经一度压制宇文泰,致使宇文泰在一次关键战役中几乎尽丧主力,被逼无奈之下,只好调集关西各路豪强的部曲,联合起来组成汉族连军,阻击高欢等人强势进攻,加之宇文泰有和突厥 可汗和亲,借突厥骑兵的优势压制北齐,致使北齐的攻势稍缓。
然后宇文泰得到了休养生息的机会,在梁朝发生内乱,在江陵火并之时,乘机占领了梁州和益州富庶之地,进而接着梁朝元气大伤的时机,乘机夺占江陵大部分地区。
至此西魏具备了关中平原,荆州平原和益州鱼米之乡,进而经济实力大增,天平开始向有利于西魏的方向严重倾斜,北齐对于西魏的攻势,因为接连和北部库莫奚,契丹等部纠缠不清,又和南朝在淮南争夺,陷入苦战,所以对于西魏的攻势几乎减弱的最低,致使西魏迅速崛起,今非昔比。
北齐占据了东郡 中--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