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3章
所以在路上他利索地问春苗:“爹娘说要搬去后山村你是怎么想的?”
“没、没怎么想,只要田地房屋能解决搬来很好啊,孩子也有人带了,免得小羊兄妹几个还要带小毛,我出门割草也不放心。”春苗最初惊了一下,话说出来后有一种总算来了的轻松。
“一时半会儿搬不了,得个两三年,小毛咱们自己带,咱们累点都行,别又把孩子甩给小姑,她不欠咱们的,以后别再有去年把小米送到小姑家养的这种事了,他们托生在你肚子里,合该是跟我俩吃苦长大的命。”宏义没注意到她脸色突变,继续说:“小米之前住小姑家,吃好的喝好的都想赖着不走了,回家了还指望着继续大吃大喝,她这样不行,有些认不清自家的条件,你之后好好教教她。”
三个孩子在场,小米年纪又小,说了她也不明白,他也就没再多说,最后只是叮嘱他们:“以后不准向家里人提起小葵家除了自己住的还有一座青石房子,谁都不许说。”
“你至于这样吗?小姑还没说话呢,你都给定好了,你又不是屠家的主事人。”春苗当着孩子们的面被训了有些没脸,忍不住刺这个倔男人。
“我是许家半个主事人,我不从中截断怎么办?兴冲冲的给小姑说我们想搬到后山村给她做伴撑腰,让她帮忙操心买地皮?那不是逼着让她让出不住人的房子?谁会在不缺钱的情况下卖房子?更何况她还有两个儿子。”
“春苗,她是我小姑,但我们没过礼,你知道这是啥意思,意味着断了亲,你以后要是有啥想法就问问自己,愿不愿意亏着自己的孩子去养你侄孙子,你要是为了咱家几个孩子好,就跟我安安分分地在山上养猪,别乱打主意,要不然咱们就收拾包袱滚回家,我是没脸拿着工钱还想计占人家便宜。”宏义说的义正言辞又果决。
但春苗反倒被他气个半死,特别是两个儿子已经懂事了,他说自己没安好心地想占便宜,这让两个儿子咋想自己?狗男人,死犟驴,在乎面子不知变通,外人的闲言碎语又不能让自己掉块儿肉,还有家里的公婆也是,就因为村里的闲谈笑话想着要搬家,哪怕家里房子卖不出去砸在手里。
但她也没敢反驳一个字,就怕这犟驴真要收拾包袱回家种地。
*
三年后。
小葵小跑着奔上山去看她种的草药,春苗领着她小儿子在菜园里浇水,看到小葵笑着说:“昨天不是才看过嘛,一天而已,这小苗也没个变化,你怎么回来的?你娘去接的你?”
“表嫂种菜呢,今天是我娘去接的我,不跟你说了,我去看看我的小苗苗。”她跑过去围着三分地弯腰转悠,看周围没有鸡爪子印她才放心,这里种的是她从她师父郭大夫那里得来的田七。
“对了表嫂,听我娘说我大舅他们要搬过来,地皮买好了吗?”
“买好了,就在余庄,你爹跟你姨夫帮了挺大的忙,要不是他俩在,那二十亩地买不下来。”买地钱是小葵爹垫的,等家里的地转手了再还给他。
“该他俩帮忙的,我爹说“娶了人家妹妹,就要当牛做马的给舅兄使唤,我跟姐夫都歇了这么些年了,总算能使上劲了””她清着嗓子学她爹说话,大姑娘了,说话有条有理,懂人情世故了,但还是调皮,隔三差五的就气得她爹跳脚。
“我回头就去告状,你又偷听你爹娘的私房话了。”
“这可真不怪我听见,他说的声音忒大。”
▍作者有话说:
谢谢支持~
第九十三章 [VIP]
非常让人出乎意料的是, 屠小葵的师父是济世堂的那位老大夫,就是说不收女学徒因为她们怀孕生子耽误事的那个老头,而他态度转变的契机是许妍在她小儿子断奶后想通过服药来绝育。
在屠小槐满一岁后, 许妍跟屠大牛撇下孩子往镇上医馆去, 首选就是济世堂, 一是因为这家医馆里的大夫是镇上医术最好的,有专门治女人病的老大夫。二是她打算的是让小葵拜百草堂的郭大夫为师, 虽然没挑明,但也不好让他知道自己的私密情况, 免得以后打交道尴尬。
相隔近两年,济世堂的齐老大夫还记得许妍, 只因他从县里搬回来在老家养老,在济世堂坐馆五六年,第一次遇到带着女娃想拜师学医的女人,还是家庭条件不错的,这哪怕在县里都不常见,所以当她坐下当众递出写有不想再生娃求避孕药的纸条时, 他一眼就认出了她。
房间里还有四五个女病人, 知道她不想让人知道传出风声,现在不能生孩子的女人都博人耳目, 要是知道还有不想生的,估计娘家婆家祖宗十八代都能被人扒出来。
“你先坐一边等着,你这症状比较麻烦还费时间,我先给其他人看病。”老大夫平淡又冷漠地声音, 让旁边好奇这女人得啥病的妇人不敢多打听, 怕引来大夫的反感。
有人出去又有人再进来, 许妍苦等了一波又一波, 把忍不住进来找人的屠大牛赶出去两次,齐老大夫总算罢手,招来跑堂说:“今天上午不看病了,别往进带人了。”
说罢关上门招呼许妍过来,给她把脉的时候问:“家里几个孩子了?”
“三个了,两儿一女。”许妍老实回答。
“那也不多啊,你身体也还不错,咋就不想要了?我还是第一次给良家妇女治不想生孩子的病。”老头示意让她再换只手把脉。
“马上就三十二了,担心再生坏身子,我家三个娃,生下来的时候一个比一个重,我怕难产出事,没娘的孩子可遭罪了。”对面坐的是年过六旬,比她公爹岁数还大的老大夫,许妍跟她讲关于生产这种事也没觉得说不出口。
“嗯,有你这种想法的人少见。”他收回手提笔写药方。
许妍有些摸不透他话是褒是贬,探头坐着看他写字,脚轻挪好几次,有些犹豫的开口,讨好地询问:“大夫,这药伤不伤身子?”
“青楼里那些女人喝的就是这种药,避子汤嘛,喝多了也就彻底不能生了,就是以后来月事肚子发疼,手脚冰凉,我把药效减轻,你喝久一些,慢慢来,而且你不靠样貌身条吃饭,多下地干农活,手脚冰凉、肚子疼这两种反应或许能减轻许多。”话落药方也写好了,晾在一边也没急着打发人出去拿药。
双手合拢着问面前欲言又止的妇人:“你那闺女呢?还有没有想着学医?”
“不仅想呢,咱们还在自己学呢。”说起这许妍颇为得意,自从那次跟小葵谈话后,她真的安心开始认字了,不让人催,自己把时间安排的好好的,一年多了,忽略一部分艰涩难懂的词,她能把绝大多数常见的药草详述给顺下来。
“噢?”老大夫颇感兴趣,追问道:“自己看书学?”
“还有百草堂郭大夫的指点,但更多的是我闺女认真认字,她看得懂医书还会自己动手采药炮制。”许妍有心炫耀,想让这看不起女学徒的老头吃惊并后悔。
“噢,郭盛啊,他是个性子好的,你们倒是有些运气能找上他。”齐老头捻起桌上的药方沉思,家里的儿孙都在学接骨外伤,最小的孙子说宁愿去给人看风寒内热也不愿意跟自己学治女人病。
他叩着桌子,准备趁火打劫:“你家丫头不是还在自学嘛,拜我为师吧,我带她。”他不急不忙地数自己的优势:“郭盛看病经验不如我,而且他带着你闺女也教不了她多少东西,不像我,专门看妇人病的,你闺女适合学,免得以后给男人看病引人说闲话,而且我家世代学医,我大儿子在本县开医馆,你也知道你闺女有这样的师兄意味着啥。”
“你之前不是说不收女学徒的吗?”许妍问。
“噢,那是因为两年前我对我小孙子还抱有希望,他现在很排斥学我的医术,所以才轮到你闺女。”担心把话说硬了,他补充道:“镇上的大夫极少会收女学徒,相信你也知道这个情况,而且我听你的意思,郭盛只是指点你闺女,并不意味着他会答应收她为徒。”
他说的是实话,哪怕连续两年给郭家送年礼,郭大夫跟他媳妇都没透露口风,郭大夫也只是在指点小葵时更耐心,会主动给她说相关的药材理论,许妍对能让他收小葵当学徒只有七成的把握,还是在砸钱砸肉的条件下。
现在有更适合的大夫免费撞上门,推拒掉的是傻子,许妍欣然接受:“好,我替我家丫头答应,她真是好运,能被您这样家学渊源的大夫看中,明天我带她来拜师。”
“那就这样说定了,我家在枫叶巷由东往西数第五家,我明天在家等着。”齐老头也是个利索人,话说出口就不再犹豫。拿回桌上的药方撕掉,对满脸惊诧的人说:“这药中规中矩,我自己琢磨出一方药膏,外贴在肚脐上的,药材贵,熬制麻烦,放置的时间还短,用药期却长,用得上这种药的人却少,我改天熬好了拿给你,算是给我徒弟的见面礼,让她少几个弟弟妹妹扯后腿。”
“……那麻烦您了,多谢您费心,我家男人叫屠大牛,我叫许妍,我闺女叫屠青葵。”许妍抽着嘴角给这个只见过两面的老头介绍。
“噢,差点忘了,我姓齐。”
就这样,小葵托她娘看病的福有了个经验深厚的师父,许妍托闺女的福,用上了副作用小的避孕膏,应了她师父的话,她不再有弟妹来拖她后腿。
小葵满十岁后,除了下大雨,每天早上由她娘赶着牛车送她去医馆给齐大夫打下手,傍晚再由她爹或是她娘赶牛车接她回来。
正值吃枇杷的季节,她从村头跳下牛车,对她娘挥手说:“娘,你先回去,我再去看看我的田七苗苗,顺便摘点枇杷吃。”
内容转码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