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 77 章 番外一(1/6)
三月中旬,春闱放榜。
陆修文不出所料金榜题名,不过让谢昶微微有些意外的是,二甲中有两位
进士的籍贯同属浙江南浔,且这二人少时还曾就读于南浔书院,只是后来因文
字狱和战乱的打击,两人不得不投奔远亲,转至外地进学。
放眼全国州县,数十年出不了一位进士的县城比比皆是,南浔区区小镇一年
竟同时出了两名进士实属难得,此事甚至吸引了晏明帝的注意。
晏明帝反复看过那两人的应试文章,的确作得十分漂亮,“不愧是‘九里
三阁老,十里两尚书’的南浔,果然书香底蕴深厚,人才辈出!朕已有你这么个
谢阁老、谢尚书,没想还能出这么多才华横溢的年轻人,昔日的南浔书院果然
名不虚传。”
谢昶就趁此机会提出返乡祭祖,顺道带阿朝出去游山玩水散散心,不过后
者不便在皇帝面前细说。
晏明帝听闻他有告假回乡之心,心中不免有些为难,“爱卿当真要去那么
久?”
南浔离京千里之遥,一来一去少说半年光景。
谢昶颔首道:“臣与妻子十年未归乡,她心中记挂谢家先祖,想要回去看
一看。她父母是臣的恩人,祖父也曾是臣的老师,臣理应陪同祭奠,也想顺
道体察民情,督查南浔书院重建后的效果。”
晏明帝这些年有赖于他在身边出谋划策、主持大局,他这一去,前朝缺了
主心骨,皇帝身边又少有思路清晰、能担大任的年轻人,自然十分不舍。“爱卿已经决定好了?当真不再考虑考虑?”
谢昶没有犹豫:“还请陛下成全。”
晏明帝叹了口气,想到谢昶在朝这些年几无休假,夙夜匪懈,甚至大婚次
日就回衙署处理公务,如今难得求一次回乡祭祖,何况人家说了,不光是祭
祖,还是带着公事出门的,他又岂有不应的道理。
“爱卿预备何时启程?”
谢昶敛眸思量片刻,“春闱过后,前朝无大事,臣想月底就启程。”
他心意已决,晏明帝也不好多加阻拦,只好叹声道:“既如此,爱卿早去
早回,前朝大小事务还等着爱卿裁决,朕等你回来。”
谢昶颔首应下,“陛下如有踌躇不决之事,可随时传信于臣,臣在庙堂之
外,一样愿为陛下分忧。”
晏明帝这才笑了笑:“这个自然,朝中官员返乡照旧领俸,朕可不会同你
客气。”
谢昶回府,还有一些剩余的公务处理,连续几日忙到深夜。
阿朝用膳时瞧见他眉头都是皱着的,忍不住嘀咕两句:“朝中是无人可用
了么,光知道往你身上加担子?事事都要做首辅的操持,还要文武百官干什
么用?”
谢昶漫不经心地给她夹了块粉蒸排骨。
阿朝咬了一口,心里仍是不舒坦:“你也是,当自己是铁打的身子么?日
日夜夜地操心……”
说到这句,又忍不住羞红了脸,可不是日日夜夜么?她腿根儿到现在还酸
软着呢。
谢昶不知道她在什么,就觉得浑身的血一热,他喝口冷茶,将那股燥意镇
下去了,“我同陛下告了假,月末回南浔祭祖,顺道观民察吏,你可愿与我
--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