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7章 倒霉(2/3)
也难怪郁宛哭得愈发悲催。
乾隆听到此处,嘴角还是很不厚道地往上翘了翘,朕的多常在果然与众不同。旁人多因受辱而难过,她倒是只会心疼钱。
乾隆将她的肩膀扶正,强迫她坐直了,又拿帕子拭去她眼角泪痕,娓娓说道“你也忒小题大做,这么点小事值得要死要活,照你这般,伊常在早该去上吊了。”
那还是皇帝亲自罚的,比这个还屈辱。
郁宛撇撇嘴,“怎么能一样。”
伊常在是自作自受,她却是无妄之灾。
不过她哭到现在也挺累了,遂乖乖收住眼泪,任由乾隆把她搂在怀中安抚着。
乾隆望着她两只肿得如桃儿般的眼睛,本想取笑,好容易才忍住了,避免在她菲薄的自尊心上雪上加霜,只叫了李玉进来,问太后到底因何缘故发怒。
李玉便一五一十说了,“贵妃娘娘起的头,说那炕屏上的萱草绣得像兰花,舒妃也跟着一搭一唱,太后娘娘的脸色当时便不太好看,之后便叫贵嬷嬷来传旨了。”
竟是为这个乾隆都觉得有些荒谬,又看郁宛满面的耿耿于怀,知道她还在心疼那五十两银子,便含笑安慰道“太后只说降位份,可没说连月例银子一起降,朕交代内务府,往后依旧按贵人的份例给你就是了。”
郁宛眼睛一亮,还有这种操作
又有些不相信,眼巴巴望着皇帝,“您怕是哄我呢。”
乾隆扶额,“这有什么好骗人的,本来也有例可援,皇额娘当年还是熹妃时便已享受贵妃待遇,莫说只是加一等,即便加两等也是举手之劳。”
郁宛方才心定,只要她的小金库不受损就好,名声上的事,委屈些就委屈些罢没准还能招来皇帝更多怜惜呢。
她这厢算盘打得飞快,殊不知乾隆也都看在眼里,暗道眼前真是个奇女子,这么快就生龙活虎了,还以为她会多伤春悲秋一阵呢。
郁宛原地复活,胃口也跟着来了,叫春泥准备几个水晶包,一碟糖蒸酥酪,再下一碗鱼汤面。
又问乾隆,“您吃不吃”
并再三保证里头的鱼刺是剔干净的,绝不会掺杂半分骨刺她知道皇帝最担心的就是这个,像她也是,因着这点才很少吃鱼。
不过刘太监的手艺的确好,片出来的鱼肉极薄,奶白色的汤汁浓滑滚烫,味极鲜美,郁宛尝过一回就念念不忘了。
乾隆并不饿,但也乐得陪她用些,送佛送到西。
郁宛虽然心情平复了,却没忘记追根究底,“听李公公的意思,太后似乎不喜欢兰花”
乾隆颔首,“约略如此。”
慈宁宫一带的确未曾种植兰花,哪怕是最容易养活的建兰,不过御花园的花圃倒是有不少品种,还单独辟了块园地,太后也很少会到那儿去罢了。
“那臣妾也太倒霉了。”郁宛被鲜美的鱼汤激得涕泗横流,可也不去管它,乐得让皇帝误以为她很悲惨。
乾隆也很好心地不去拆穿多常在这些小把戏怪有意思的,他觉得比梨园演的还精彩。
郁宛吸了吸鼻子,忽然突发奇想,“太后厌恶兰花,莫非是因为敦肃皇贵妃的关系”
她隐约记起在哪儿看到的,敦肃皇贵妃仿佛很喜欢兰花,一样的娇贵命薄,还真是物似主人形。
太后跟年氏那么不对付,恨屋及乌也有可能。
乾隆恍惚听人说起过这事,“似乎如此罢。”
郁宛咬着乌木镶银的筷子头,八卦心理暂时战胜对自身命运的担忧,“--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