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章 思考传播方法(1/2)
“你们是在说什么密语吗?”
留云狐疑的目光轮流看向了两位。
两人相视一笑,没有再说下去。
“但若是传播地星文明,普通人大多不感兴趣,毕竟这些东西于他们而言,有或者没有,并无区别。”
白泽看着这些书本,掠过眼前的是地星古华夏文言文类别,近的有《聊斋志异》《红楼梦》《长生殿》等。
聊斋倒是符合璃月的创作背景,但是这时代白不白,古不古,看书的人想来也不多;红楼梦的创作背景也不符合,太过阳春白雪,还不如选聊斋;《长生殿》...这类戏曲也许帝君会喜欢听,但璃月压根就没经历过皇朝兵荒马乱的时代,全是妖魔鬼怪作乱,普通人怕是没代入感,传唱效果也远不如地星。
远的更不用说了,《诗经》除了读书人,普通人根本看不懂,《楚辞》《唐诗》亦然,什么诗歌,什么平平仄仄,他们根本不在乎,有这时间听你吟诗作对,还不如去街头上听说书人嬉笑怒骂几句,《山海经》...这书其实也算得上是志异小说,和聊斋差不多。
说来说去,文化传播就得二次创作,符合当地背景和时代特色,只有人民喜闻乐见的,才是成功的传播。
文体传播还是缓后再说,也许图片、小人书才是最好的传播方法。
想了许久,白泽也没想出用什么好的文化插入到这个时代里面。
“这是什么?”
留云手里捧着一个白色的盒子,问白泽。
“这是投影仪。”
白泽看了一眼,然后用小孩子也能听懂的说法解释道,“大约是将风景,人,物,的影像收录到里面,然后播放给看不到这些风景的人,当然,也可以将现在我们在这里的景象收录下来,给未来的自己看,也可作怀旧用。”
“哦?”
留云好奇的歪了一下头,试图用找出拆开这个机关的关键位置。
然而,现代工艺注重美观实用,不使用工具是不可能正常拆开,再说这里本来就是精神世界,这个机器的存在不过是一种概念资料,所以留云只是在白费力气。
白泽的手指在仪器上轻轻一点,白色盒子顿时散成一大堆零件,悬浮在眼前。
每个零件上都有特殊的注释,标明了在哪里制造,怎么制造,设计人是谁,材料用了什么等等。
留云看得眼花缭乱,不一会儿就头晕了。
“这个东西也许能派上用场。”
白泽摸着下巴沉思着。
书,大多数人都是不看的,特别是这种文化不普及的时代,也许人们会认为读书是踏上成功之路的捷径,但是古往今来,读书的人多不胜数,成名者却寥寥无几。
现在的时代压根就不需要那么多读书人,看了书,花了钱,长大后还不如自己搬砖来的钱多,他们便觉得读书没大用,但日常有小用。
所以这个时代是特别的,他们对读书人怀有敬意,甚至也不介意付出钱财让自己的孩子接触书本和知识,但你要是让他们读吧,他们就不愿意了,也许是觉得自己读不懂,又或者是浪费钱财?
书本的事,也许得谋划一个普及教育的方法,还有要想出不需要付出钱财就能看书的方法,这个得循序渐进,毕竟璃月港大部分普通人可能连字都不认识,这需要一个过程来将当地人的文化提高起来。
文字不认识,但是声音,图画终归是认识的,这也就是璃月的说书人存在的根本。大家忙完了,闲暇下来又没啥娱乐活动,花一两块摩拉听说书人唱故事,不也算得上是一件乐事吗。
“我好像研--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