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83章 辩论求和(1/3)
奉景天就在一旁默默地听着,眉头微微皱起;
作为新上任的三公之一,按理来说,自己也应当是权力中心的一份子;
怎么现在看来,自己反倒被孤立了出去。
太尉与兵部尚书和睦,倒是在理,可是心里总不是滋味。
并且风业回京这么久了,根本就没有召见他和赵佗;
虽然前段时间独独宠幸了自己的女儿德妃娘娘,可是后宫与朝堂是不一样的。
新的一批大臣兴起,是否就代表着他与赵佗将从宠臣的序列中被剔除出去?
尤其是他的头上还有一个风雨卫给压着,以至于做起事情来压力特别地大;
若是失去了风业的信任,是否就代表着他官场生涯的终结;
最后沦落到与赵黄巢、萧牧二人一般的下场。
每每想起此事,奉景天就寝食难安,夜不能寐。
因为风雨卫与御史台之间的特殊关系,他与赵佗之间始终都只敢做表面朋友,从来不敢交心;
现在朝堂上他与赵佗全都被孤立出去,这种感觉如坐针毡。
同时奉景天也在害怕,不知道什么时候自己的手上便会沾染大量同僚的鲜血;
他常常问自己,到了那时,还能保持现在的心态吗?
御史大夫,要么选择同流合污,要么便做一个忠君的孤臣。
想到这里,奉景天忍不住轻叹一口气;
以前做上将军,根本就没有这么多的烦恼。
正胡思乱想之时,曹公阳急急忙忙的跑了过来,高喊道:“陛下驾到~”
风业手持天子剑,穿着一身玄色滚龙袍便快速走进宣政殿,直接说道:“今日小朝会,不必多礼;
熊渠国派遣使臣前来,诸位都说说是何看法。”
张千连忙拱手说道:“陛下,微臣以为,赵地的白沙城、飞龙崖两次战役,大力重创了熊渠国兵力,以至于造成熊渠国国力衰弱;
再加上征北将军常玉的努力奋战,熊渠亦有亡国危险,所以熊渠王这才派遣使臣前来求和;
微臣以为,此乃彻底消灭熊渠国的最佳时机,大风应当乘胜追击,增兵入熊渠,一举歼灭熊渠国,如此可永消熊渠隐患,保我大风边疆太平。”
风业闻言颇为惊讶:“太尉怎知熊渠使臣是前来求和的呢?”
“这……”张千神色尴尬,笑着说道:“游牧小国,不议和难不成还敢与我大风开战?那岂不是自寻死路。”
众人微微一笑,张千也觉得自己说得在理,风业微微点头,又问:“兵部尚书,你怎么看?”
白子弱想了想说道:“陛下,如今大风国力尚弱,国库空虚,经不起大规模的战争;
并且熊渠人盘踞草原游牧数百年不曾消失,皆是因为草原庞大,熊渠人只要寻个偏僻地方一躲,蛰伏不出;
大风就算派遣再多的军队入熊渠都无济于事,况且还有邻国匈奴人虎视眈眈;
微臣认为,要灭熊渠,乃长远之计,非一时之力能办到,当徐徐图之,逐步削弱;
假以时日,熊渠国将不攻自破。”
白子弱是知道风业的心思的,从那一份改革计划书中就能够看得出来,风业现在还不想打仗;
风业想的是将整个大风都给凝聚起来,让军队脱胎换骨,如此一来,要灭区区熊渠国,不过轻而易举。
风业又点点头,但并没有表态,而是问道:“诸位可还有其他看法?”
奉景天见众人不说话,便上前一步,拱手--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