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百九十九章 499(13/14)
公孙敖的脑子飞速转动,憋了半天才说道:“老臣觉得,国丈此言差矣,大武王朝如今一统,皇上乃是天威,朝廷铸造的铜币,乃是法定货币,有江山社稷担保,怎会是破铜烂铁。”
老国丈听着公孙敖马屁般的回复,不由得哆嗦了下。
这老东西果然阴狠啊。
武帝对这个回答很满意,说道:“老国丈,你听清楚了吗?”
“老臣听清楚了。”
“还有什么要说的吗?”
“没没有了。”
武帝站起来,看着跪着的群臣,说道:“既然你们喜欢跪,那就跪着听我的旨令好了,自今日起,成立铸币司。”
“铸币司与六部齐平,由太子府监管,向内阁奏报,亦可越过内阁,直接向朕奏报。”
此言一出,朝堂上下,再次炸裂。
区区一个铸币司,不应该划入户部管理才对吗?
怎么直接与六部齐平了?
“李显听封!”
“微臣在!”李显连忙跪下来。
第五百一十二章 512
“朕封你为铸币司丞,全权负责铸币司所有工作,只向太子和朕汇报。”
“谢主隆恩!”
“另外,朕允许你和太子旁列内阁会议,等以后内阁席位有空缺,你将是第一填补人。”
武帝此话一出,朝堂又又又炸裂了。
这完全不符合规矩啊,内阁八学士,平均年龄不低于50岁,个个背后都是世族支撑。
李显才特么21岁啊。
这么年轻的内阁大学士,古往今来,千秋万载,恐怕仅有一个吧。
朝堂之上,百名大员盯着李显,眼睛里喷 射着羡慕嫉妒恨的熊熊怒火。
凭什么!凭什么!
这,不公平!
谁不想位列内阁,与皇帝一起管理天下。
这是官员一生的巅峰,足以光宗耀祖三代人,再庇护子孙三代人。
而李显二十出头就达到了。
内阁八大学士,除了稳坐钓鱼台的公孙敖外,其他人更是面面相觑。
他们心里忐忑不安,他们个个盯着三公席位,而眼下连内阁之位都可能不保了。
只要李显真的能把铸币司推动起来,这内阁必然有他一席之地啊。
那么,谁会第一个被武帝踢出内阁呢?
国师章召谋这个秦王老师,突然觉得有点压力山大,最近他的表现实在是糟糕透顶。
李显可不满足于旁列内阁,要想将来太子登基时,成为威慑朝野的权臣,必定先进内阁。
所以他已经把目标找好了,第一个挨踢的必然是国师章召谋。
“谢圣上,李显必定不畏艰难,将货币大业推向全国,让黎明百姓感受皇恩浩荡。”
武帝点点头,说道:“没错,统一铸币确实艰难,所以你需要有人帮助,赶紧选拔人才,所有费用让户部从国库支出。”
听皇上这么说,李显连忙说道:“臣奏请提拔工部驻铜陵侍书郎孙少文为江陵刺史,他熟知冶炼技术,负责监督铸币以及铜矿业务。”
武帝看着工部尚书,问道:“胡爱卿,调走孙少文,你这边没有问题吧。”
“禀圣上,问题倒是没有,只是还得按规矩走,请李少傅先提交申请,我这边会和吏部协商。”
李显又说道:“臣另外奏请提拔户部尚书郎吴子牛,调到铸币司,任--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