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93章(16/38)
冯立轩介绍道:“赵县长,光顾这里的主要是民工、出租车司机和附近店铺服务员,要求不高,十几块钱两荤一素,管饱就行,所以这叫低水平的餐饮服务。”
赵潜龙摇了摇头,说道:“城市三产服务上不去,怎么能吸引投资?投入和产出本来就是相互作用,世上哪有免费的午餐?”
接下来,两个人来到所谓的金融街。赵潜龙看到分布着各类银行,缺点是营业部面积都很小,同时门前都没有停车位,前来办理业务的客户要把汽车停到六七百米远的地方。
据说好几家银行都有意向重新修建大楼,但是修建方案一再被搁置。
“我有什么办法?我又不是常委。”冯立轩有些情绪。
东义县一下子增设了两个常委,作为老资格的副县长还是未能成为常委,冯立轩心里当然很不舒服。
冯立轩继续说道:“反正现在主要的领导干部呆在一个地方的时间并不会很长,为此他们都会把东义县看做是仕途中一个小小的驿站。”
赵潜龙沉默了。自己从省纪委空降下来,其实上,自己呆在东义县的时间也不会太长。
不过,他想了想,还是对冯立轩说道:“虽然现在强调干部异地交流任职,但是雁过留声,为官一方总得留点东西下来,否则,将来要被老百姓指着脊梁骂。”
东义县城虽然不大,但是赵潜龙和冯立轩还是走了好几个小时,快到下班时,冯立轩便打发两个秘书先回去,自己拉着赵潜龙钻进一片老房子里,东转西拐来到一个僻静的院子里。
第507章旧城改造的难题
赵潜龙好奇地跟着冯立轩进入这家小院,发现里面宽敞而干净,类似农家乐。
冯立轩似乎是老顾客,边进屋边顺口报出几个菜,并关照“清爽一点、口味不要太重。”
店老板殷勤地送来一瓶高档白酒,两个人也不客套,一人半瓶分到酒壶里,边喝边聊。
三杯酒下肚,冯立轩脸色泛红,开口说道:“赵县长,我知道你是个想干事、干实事的人,东义县需要象你这样的领导干部!”
赵潜龙既然打算进行城市建设,便与冯立轩边喝边聊,知道了许多情况。
在修建道路和城市建设方面,东义县欠帐比较多。
环城公路带辐射建设了好多年还没有形成闭环。除了通往省城的道路修建的不错外,与其它三个邻县的公路等级太低,外县人员宁可绕路,也不愿意借道。
另外,东义县早就计划修建两横两纵城市快速通道,因为拆迁等问题工期一再延误;还有城市主干道最狭窄的路段只能并排通行三辆车,严重制约了主城区交通。
这些工程的重点在于资金。东义县财力薄弱,可调动资源少。难点是拆迁。拆迁户往往会狮子大开口导致价格谈不拢,优惠政策无法落实,以及村与村、镇与镇之间的利益冲突等等。
冯立轩认为华光市三区七县,只有东义县城区利用率最低,商业价值也最低。他提议要大胆引进投资,把中心地段建成真正的黄金商圈,比如拆掉一批旧房,修建一座融商业、休闲、餐饮为一体的综合性大厦,成为东义县的城市名片。
不过,冯立轩又提醒赵潜龙中心城区那些旧房看似不起眼,但是产权结构因为历史变迁十分复杂,非常难以解决。
与冯立轩分开后,赵潜龙独自一个人来到高楼往下看。东义县旧城--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