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60章 致富(1/8)
刘不闻沉默片刻,轻笑出声:“以后的事儿,谁也说不准。观月,我们谁都别想那么远,先做好眼前的工作吧。”
刘不闻会离开天蜀,但他只会在天蜀一切顺利,风风光光的时候离开,绝不会在天蜀最危难的时候掉头就走。
这一点,苏观月反而和刘不闻的想法完全不一样。
苏观月如果要离开天蜀,那一定是因为天蜀彻底落魄了,不能再给她提供任何好处。她只会在天蜀最黯淡无光的时候离开。
现在的天蜀虽然危及,却远没有到最差的那一步,谁也不知道后面会发生什么,天蜀会不会再度赢来一次辉煌。
“是啊,谁也说不准。”苏观月伸个懒腰,打哈欠,“刘叔你说得对,当务之急是好好完成眼前的调研任务,别的以后再说吧。那么刘叔,对于分店转型成小超市一事儿,你有什么头绪吗?”
刘不闻很诚实道:“还真没有。”
刘不闻那边,天蜀分公司总店已经顺利转成商城化运营,但刘不闻之所以能改革得那么顺利,一部分原因,是因为已经有了外资企业做参考。
可是便民小超市……还真找不到什么参考。
他们是开创者,什么都不懂,只能摸黑前行。
苏观月“噗嗤”笑一声:“说实话,小超市的提议虽然是我提出来的,但我也只有个模糊的方向,没什么具体想法。”
在后世,城里满街都是连锁小超市,每个小区门口都开着一两家,走在大街上,隔个几百米都能看见统一的标牌,随时随地都不用担心买不到东西。
平时养成了在这些连锁超市购物的习惯,都快刻进DNA里了,要苏观月刻意去回想小超市都有什么特殊的地方,她一时还真想不出来。
能想到的,比如货品摆放、服务态度、送货上门……她早就用在两三年前天蜀分店的改革中了。
可以说,现在的天蜀分店,尤其是面积小一些的分店,已经很接近后世的便民超市了。
还能再怎么改?还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?
怎么就闯不进低端市场,又争不过外资的高端市场呢?究竟是哪儿有问题?
苏观月一时想不出来。
从散会后,她就一直在看资料,看这两年来各家分店的数据对比,和外资超市的营收做对比,又和直销超市做对比。苏观月看得脑袋疼,也看不出具体的问题出在哪儿。
苏观月还翻出这两年的商报,找到蜀都城里民营小超市的数据!
根据报纸上显示,八十年代,改革开放的浪潮拍向内陆,正是民营小超市的井喷期,那时天蜀也是第一次受到市场的冲击,差点破产重组,在乔总的改革下才挺过来。
而现在,九十年代末,市场更活跃了,但因为前些年天蜀的不断扩张,以及这两年里外企入侵的缘故,蜀都城里的民营小超市反而越来越少,到今年几乎绝迹了。
那么天蜀分店流失的客流量,究竟跑去哪里了呢?总不可能所有人都跑去外资超市购物了吧!
苏观月想得脑仁疼,刘不闻也觉得很困惑。
“观月,我们先在各自的城市四处调研调研,实地看看民营小超市的运营情况,如何?”刘不闻思索道。
“我也是这么想的。”苏观月点头。
挂断电话,苏观月趁着时间,又看了会儿数据。这才赶回小区,骑上摩托穿街走巷。
自从买了车,她就很少会骑摩托了,这会儿正是春末初夏,阳光明媚,骑着摩托悠闲吹风,心情也跟着开阔起来。
和报纸上写的差不多,苏观月在城里逛了一--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