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7章 067(2/4)
齐荷羞耻极了,叫康熙别说了。
康熙笑,还要说“朕原本,甚是想你。方才你那般热情,朕很高兴。”
“你心中有朕,想朕,爱朕,朕很高兴。”
感觉,十足的好。
满足了年轻帝王心中凶野的渴念和澎湃汹涌的占有欲,康熙很愉悦。
康熙说到做到,这身重甲,他一穿,就穿了三年。
三年中,庶妃们离宫的事情,得到了妥善的解决。
所有人都看见了帝后的恩爱,全方位感受到了帝后之间的深厚情意。
庶妃们离宫,宫中再无嫔妃,也不再选秀了,皇上就是要与皇后相伴,要一生一世一双人。
两个人是少年夫妻,从小一处相伴,经历过那么许多的事情,天下朝野皆知。
而皇上,真就如他所说的那样,除却陪伴皇后之外,将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了治理大清之中。
年轻的帝王勤政爱民,哪怕是撤藩之后藩王动乱,朝廷在康熙的带领下,也是有条不紊的调兵平乱。
地方上藩王带来的动乱,有朝廷平定,哪怕是藩王自立为王,生在太平地方的百姓们也并不十分担心。
他们的这位皇上,眼里除了皇后,便是政务。
是绝不会叫乱臣贼子得逞的。
他们不担心大清的现在,也不担心大清的将来,唯一惦记的,就是皇后娘娘的肚子。
皇后与皇后这般恩爱,后宫中又不曾有其他的嫔妃,帝后又都正当盛年,都是身体健康的,怎么自圆房后几年了,皇后娘娘还尚未有身孕呢
那几位离宫的庶妃里头,嫁了人的几位,可都有了身孕,那位科尔沁的格格,孩子好像都一岁多了呢。
百姓们不懂,也不会去说帝后的坏话,就是琢磨着,盼望着皇后娘娘给大清诞育一位聪明伶俐的小太子。
朝野上下,倒都是催生的殷殷期盼之心。
大臣们心里也有这等想法,但是没人会出来说。
皇上为藩王动乱之事殚精竭虑,日夜操劳,他们实在是舍不得再去烦扰皇上。
况且宫中,太皇太后和两位皇太后都不急,也从未催过皇上与皇后,他们急什么呢。
皇上与皇后年纪不大,正是盛年,孩子总会有的。
皇上与皇后这般负责任,又极其看重大清,自然不会让大清没有后继之君的。
当初撤藩时,不多久藩王反了自立为王,康熙是想要亲征的。
但亲征之事,事关重大。
朝臣们都是劝说皇上不要亲征。
地方动乱,调兵前去平乱镇压即可。
皇上牵动大清的基业江山,还是不能轻易涉险的。
当时藩王动乱,几乎陷落许多州县,时局不稳,朝臣们是很有顾虑的。
且当时有一条,便是说起康熙后继无人,膝下无子,是不能就这般去亲征的。
那会儿,就有些大臣说起此事,然后恳请帝后尽快绵延子嗣。
只是后来康熙权衡利弊,决定不用亲征了。
此事也就不了了之了。
如今三年过去,时局早已稳定下来。
三藩动乱,也是强弩之末,朝廷迟早能平定他们的。
因此这催生的殷殷期盼之心,又占了上风,冒了头。
齐荷倒是很不在意这个。
太皇太后和两位皇太后,真就一下都没有催过她什么。
说放手,就真的一直-->>